白衣大士神咒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怛垤哆,唵。伽啰伐哆,伽啰伐哆;
伽诃伐哆;啰伽伐哆,啰伽伐哆,娑婆诃。
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
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白衣观音大士灵感神咒注音:
nā mó fó,nā mó fǎ,nā mó sēng。
nā mó jiù kǔ jiù nàn guān shì yīn pú sà。
dá zhí duō,ōng。qié là fá duō,qié là fá duō;
qié hē fá duō;là qié fá duō,là qié fá duō,suō pó hē
tiān luó shén,dì luó shén,rén lí nàn,
nàn lí shēn,yí qiè zāi yāng huà wéi chén。
nā mó mó hē bō rě bō luó mì。

印光大师曾开示说(见《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一上册第五九页):白衣咒,未见出处,想菩萨俯顺劣机,梦授之类也。然以至诚心念者,无不所求皆应,有愿必从。……俗念增数句,乃祝愿之词,有亦无碍。’按:‘白衣大士神咒’即‘白衣咒’,《大藏》密部未列此咒,但《大藏》内《法苑珠林》第六十卷《咒术篇》,第六十八‘咒术部’有此咒文。名‘随愿陀罗尼’。《法苑珠林》一书成于唐初,显然唐代以前,此咒已广泛流传,灵感非凡。诵者可日与《大悲心陀罗尼》并持之。
此咒最早见于法苑珠林卷第六十咒术篇第六十八杂咒部第七,有观世音菩萨说随愿陀罗尼咒,云:‘南无观世音菩萨,坦提咃,呿罗婆多,呿罗婆多,伽呵婆多,伽婆多,伽筏多,莎诃。’又云:‘行此法者,应须洁净三业,在于净(静)处,佛堂塔院,专精礼拜。绕塔诵是陀罗尼,满一万二千遍,当见观世音菩萨,一切所愿随意皆得也。’考其咒文梵音,与白衣大士神咒略同,且亦云‘满一万二千遍’,所愿皆得,故白衣大士神咒当源出于此。法苑珠林成书于唐,故知此咒于唐之前,即已流行。

(学会时只知道是一个咒,安神安心,十几年后才知道是白衣大士神咒,但没有梵文,又过了十几年后知道没有梵文的版本就略同原来学会的那个咒。)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与佛有缘,与佛有因。佛法相因,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佛不离心。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是皈依、礼敬、愿做、愿成之意。“菩萨”是指觉悟的有情众生。“观世音”是指观其音声,寻声救苦,连贯在一起理解,就是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度众生;再加上前面南无的“愿做”,合起来称“愿做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度众生”、“愿成观世音菩萨”、“誓愿做观世音菩萨化身,分身十方尘刹度众生”。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南无”是皈依之意,南无佛即是指皈依佛。南无法是指皈依法。南无僧是指皈依僧,也可理解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礼敬佛。礼敬法。礼敬僧。愿做佛。愿做法。愿做僧”或“愿成佛。愿成法。愿成僧”。佛法僧又称为“三宝”,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又称谓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从自性三宝的角度来理解,皈依佛是觉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净而不染。

    皈依佛觉而不迷,他的含义在前面已经阐述过,大家复习一下三皈依部分就会明白了。皈依三宝的好处:皈依佛不下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傍生。要求我们皈依佛后,永不皈依自在天魔外道。皈依法以后,永不再学外道经典。皈依僧后,永不再拜外道徒众为师。这句话的含义是说:要想做观世音菩萨化身,分身十方尘刹,帮助观世音菩萨度众生,必须要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后才能实施六度的愿力。

    与佛有因,与佛有缘。

    这两句话的含义很深,我们可以分层去理解:
    1、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静坐时,禅定中发现世间每个人本具佛性,只因贪嗔痴诸无明生起,而不能证得,这一秘密的发现是释迦牟尼佛对人类认识自己的伟大创举。自此以后,有关天生人、帝生人、帝生一切,人的命运是天神主宰的一系列谎言和鬼话,才真相大白于天下,从而产生了“心是罪福种子”、“相由心生”,“无住生心”、“佛由心做,魔由心做”等禅语。这里可以看出,我们每个人不但与佛有因有缘,而且这种因缘还相当深厚,今生若不修佛,以后要吃大亏的。

    2、与佛有因是指我们过去都曾做过佛,其它众生也曾做过佛,众佛之间这个佛缘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3、菩萨实施六度宏大的愿力去度众生,首先要把心安住在与诸佛联因,要与众生结缘,这个众生是未来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菩萨平等度众生的悲心所在。

    佛法相因,常乐我净。

    这里的“法”,是指世间万有、世间万物,这是修学路上与十法界相应的标志,世间万物、万事都能与佛相应,这个目标太宏大了,太不容易实现了。佛与法一旦相因相应,“常乐”与“极乐”无别,常乐我净是佛的境界。“佛法相因,常乐我净”是要求我们把自己的身、语、意安住在无住的状态,然后把众生的身、语、意也安住在无住的状态,这样难办的事唯独菩萨能做。这个事情做好了,以后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结合在生活中:如学生上学这一章,若从名校名师上下功夫,或从喝脑白金上去增加智慧,就是佛法无因,常生烦恼。若从“二因”上去改变,就属于佛法相因,常乐我净。如房地产开发上,发现坟地就下镇物,发现蛇就打死,这些举动就属于佛法不相因,他的果报是常生烦恼,如此实例在生活中千百年常说不尽。因此,能达到佛法相因的境界,也是观音心法的主要宏大愿力之一。其中心思想是“众生度尽,方成佛”。

    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

    “朝、暮”是指二六时中,二六时中是指十二时辰,十二时辰分为二十四小时,一日之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去做救度众生的事,一年之中乃至一劫数劫之中,天天如此度众生而永无懈怠,这是菩萨道实施度生宏愿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个度生的心有金刚之意。假设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怕其它法界众生把功盗走,念经时不敢出唇,读几遍经认为功德很大,完全违背了菩萨道的真实义。

    念念从心起,念佛不离心。

    这两句话有很多层含义,一是菩萨提醒我们念佛的时候,要专念,不要夹杂,每一念都要与佛相应,要用心去念。这个心是指清净心,是佛心。如果我们不用心去念,或用自私自利心去念,念佛求功,一边念佛,一边骂人,一边念佛,一边说人是非,一边念佛,一边搞破坏道场的小动作,一边念佛,一边偷盗等,这不好。菩萨提示我们要念众生,要用诚心去念佛,念众生,度生之时,不要有我的概念,不要有自私自利的想法。

    天罗神,地罗神。

    “天罗、地罗”是指六道众生,天罗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天和无色界四天

所有天神。地罗包括土地神、山神、树神、川泽神、苗稼神、海神、河神、三途的官员

和一切众等。都是我们要普度的对象,请不要有分别心去舍离他们。

    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人是菩萨度化的的主要对象,他希望一切众生,特别是六道众生,通过学习断恶行善,象微尘大小的灾殃也不存在,不用说生活中的一切难事了。要达到这个境界,众生无苦的境界,是多么的不容易,要把娑波界变为极乐国。

    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

    “南无”是愿成,“摩诃”是大,“般若”是究竟;“波罗密”是彼岸。愿娑婆世界所有众生都能到达究竟涅盘的彼岸,达到不生不死的境界。这一句话是全文的总结,充分体现了菩萨悲智宏深,历劫辛苦,永无退志度众生的慈悲程度。我们要以菩萨为榜样,广度众生,最后成佛。

發佈留言